一个支部,一本存折,汇聚N种能量。为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充分发挥群众在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从2018年起,在新安镇党委政府“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的号召下,将先进村党支部作为试点,探索开展“文明团结超市”创建工作,通过“存折”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赚”积分,将农村基层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走进先进村文明团结超市,各色各样的生活用品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货架上,毛巾、牙膏牙刷、卷纸等应有尽有。响应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求,新安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建立“文明团结超市”,打破“服务需求无人做、志愿队伍难组合”的困境,动员和引导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团结超市”通过发放积分存折、规范用分形式、监督计分方法,激励群众用志愿服务的“小积分”兑换积分超市的“新商品”。积分存折由村党支部分发给村民,每户一本,采取加分形式,分别记录村民自觉做好环境整治门前三包、示范带头乡风文明、主动做好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见义勇为等多项内容进行加分。
一户一本积分存折,一家人可在存折里共同积分,积分存折里包含着村民的详细信息、志愿服务内容、时长及积分,每次志愿服务活动后,社长都会对村民参与的服务活动给予认定登记,量化积分,村民可用积分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由村“两委”成员组成的监督小组按照“一月一公示、一季度一兑换、一年一清零”的原则进行认定检查。将积分制的“软约束”转化为乡风文明建设的“硬手段”,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群众在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
复杂的志愿服务无人做,简单的志愿服务扎堆来,是长期以来制约“文明团结超市”发展的重要难题,经过新安镇党委、政府研究,由村党支部收集村社中切实所需的志愿服务并分类列出,标上不同的积分公示,高积分对应高强度从而获取“贵价”物品,确保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都有群众参与。
苗春是新安镇先进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有了“文明团结超市”,她更是干劲十足。现在的劳动不仅是志愿服务,还可以来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志愿服务活动既能为村里的大事小情尽一份力,还能积攒积分兑换不同的物品,我相信,这样的活动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的!”苗春说。
面对嘎查村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工具与兑换货物不足的现实,新安镇党委、政府联合村党支部争取资金,修建活动室、购买工具、充实货品等,为党员和群众提供更多备选的志愿服务形式。一把折扇,几套服装,活动室里演起来;一队人马,几十把扫帚,村容村貌净起来;一个“超市”,一叠存折,文明团结创起来。
一本本“积分存折”承载着道德、奉献和精神,一行行“手写积分”记录着善行、骄傲和自豪,一份份“积分礼物”洋溢着鼓励、关爱和温暖。在点点小实惠中自觉规范着村民的行为,着实使村民从“袖手看”变为“主动干”并乐此不疲、口口相传。持续提升乡风文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打通基层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新安镇先进村“文明团结超市”已运行五年,通过“1户人家、1本存折、N次志愿服务、N种服务形式”,汇聚起精神文明建设的无限能量,新安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扎实的成效、显著的成果增强了群众参与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群众积分制让文明、诚信、友爱、守法等文明风尚广为传播,不仅促进人民群众培育养成良好习惯,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还谱写了“干部群众共画同心圆”的基层治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