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 振兴有效衔接“十强镇、百强村、千强户”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试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22     阅读次数:5336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巴彦淖尔市委员会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方案》(巴党发〔2021〕14号)要求,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市人代会和市委农村牧区工作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会议精神,过渡期内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强镇、百强村、千强户”示范创建活动(以下简称“十、百、千示范创建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落实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适应“三农”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发展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尊重客观实际和农牧民主体地位,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落实,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务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聚焦“六强六示范”示范标准,为建设黄河流域乡村振兴样板区?路子、出经验、做示范

二、示范目标

按照“创新载体、引领示范、总结提高”的工作思路,计划到2025年每年打造10个左右的有效衔接示范苏木乡镇(十强镇)、100个左右的有效衔接示范嘎查村(百强村),1000个以上各类示范户(千强户)。过渡期结束后,全市59个苏木乡镇652个嘎查村示范建设全覆盖,最终实现一半以上的苏木乡镇建成经济强镇,一半以上的嘎查村建成产业强村,各类示范户达到万户以上

 、基本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根据中央、自治区和市委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要求,各地立足乡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聚焦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求,聚焦有效衔接重点任务落实,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探索符合本地区特点、形式多样的有效衔接模式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以点带面示范效应

(二)坚持有序推进、科学创建。充分考虑地区实际,根据各地发展阶段与基础状况先试点、后全面,通过有效衔接示范创建,一头抓巩固,一头连振兴,补短板、加长板,做到前有示范立标杆,后有重点抓推进,推动有效衔接梯次过渡,防止堆盆景、垒大户,出现悬崖效应,确保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不落一镇、不落一村、不落一户。

(三)坚持利益联结、惠农富农。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示范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健全与农牧户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破解产业发展难、农牧民增收难等突出问题。

、工作内容

(一)十强镇创建活动。全市每年打造10个左右的有效衔接示范苏木乡镇力争8个经济强镇(苏木乡镇)。

1.建设目标。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健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全面巩固,产业就业、综合保障、志智双扶等帮扶措施全面落实,没有一户农牧民致贫返贫;建设一批“一镇一特”,产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公共服务相对完善的示范苏木乡镇,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2.建设内容

1)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全面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有保障,医疗保险应参尽参,产业就业、综合保障、志智双扶等帮扶措施全面落实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和监督,确保扶贫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效益、实现保值增值。(责任单位:市乡村振兴局、教育局、卫健委、医保局、住建委、水利局、农牧局、人社局、民政局、发改委、市委宣传部各负其责,各旗县区)

2)推动乡村发展。强化产业发展支撑,注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着力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每个苏木乡镇重点打造2-3个特色鲜明的苏木乡镇级帮扶产业园(基地),鼓励建成旗县区级帮扶产业园(基地),加强动态监测,建成的产业园(基地)全面实行清单化管理,园区(基地)全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经营主体,健全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着力培育农畜特色品牌,积极培育更多的企业和产品,申请加入“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消费帮扶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农畜产品产销两旺。所辖嘎查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收益逐年增加。促进有就业需求的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全文下同)稳定就业,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人数不低于上年度。(责任单位:市农牧局、人社局、发改委、商务局、绿统办、乡村振兴局、市委组织部、巴彦绿业公司各负其责,各旗县区)

   3)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快城镇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行动积极探索农村牧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模式,力争2022年底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45%以上并逐年提高,建设一批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分类有序推进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加强农牧户厕所改造。统筹农村牧区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以美丽宜居乡镇为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严要求实施镇所在地硬化、绿化、美化工程提升硬化绿化美化水平。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提升乡村组(社)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群众文化活动条件,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文艺活动,持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进一步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等创新经验,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活动(责任单位:市农牧局、乡村振兴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交通局、林草局、民政局、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各负其责,各旗县区)

   4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农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持续较快增收长效机制初步构建,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牧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牧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收入增速。(责任单位:市农牧局、人社局、民政局、乡村振兴局等市委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各旗县区)

(二)百强村创建活动。每年打造100个左右的有效衔接示范嘎查村,优先从十强镇中选择嘎查村进行打造,形成有效衔接示范的点面结合,并建80个产业强村。

1.建设目标。建设成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健全典型示范嘎查村,全面保障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实现“一村一品”、特色主导产业突出、集体经济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良好、乡村建设行动有亮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有效、两委班子凝聚力强的示范嘎查村,80个产业强村要有主导产业支持,嘎查村集体经济逐年增长10%左右

2.建设内容

1)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全面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健全,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有保障,医疗保险应参尽参,产业就业、综合保障、志智双扶等帮扶措施全面,落实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现保值增值。(责任单位:市乡村振兴局、教育局、卫健委、医保局、住建委、水利局、农牧局、人社局、民政局、发改委、市委宣传部各负其责,各旗县区)

2)推动乡村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主导特色产业,要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突出打造“一村一品”,实现至少有1个年产值潜力超600万元(脱贫嘎查村可降低至400万元)的示范产业。积极培育带动农牧户增收、产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个嘎查村有2个以上带动农牧户增收和产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3名以上致富带头人,带动有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的脱贫人口实现收入稳步增收。大力发展农村牧区旅游产业和电子商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焦产业振兴,抓实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以产业发展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积极探索共同富裕的新路子,推动嘎查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年收益逐年增加,并保持发展后劲。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能够实现应贷尽贷,其他农牧民贷款需求能够有效满足。(责任单位:市农牧局、人社局、发改委、商务局、市银保监局、人民银行巴彦淖尔中心支行、金融办、市文旅广局、乡村振兴局、市委组织部、绿统办、巴彦绿业公司各负其责,各旗县区)   

3)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编制有“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开展人畜分离试点,并取得积极成效。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行动,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健全,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分类有序推进农村牧区厕所革命,有意愿的农牧户户厕全部改造完成,满意度98%以上。没有黑臭水体。加强道路硬化,实现通村组道路硬化率85%以上;加强村庄绿化美化,合理配置节能路灯,并均能正常使用。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提升村组(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群众文化活动条件,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文艺活动,继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等创新经验得到全面推广落地,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活动,特色治理方式有效。(责任单位:市农牧局、乡村振兴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交通局、林草局、文旅广局、民政局、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各负其责,各旗县区)

(三)千强户创建活动。围绕各类示范户创建,每年打造1000户以上各类示范户。每个十强镇打造100户以上其中脱贫户10户以上。每个百强村打造10以上各类示范户,其中脱贫户2以上,且不低于示范户的20%以上    1.建设目标。通过发展产业就业,落实社会保障兜底政策,大力发展特色庭院经济倡导庭经济人畜分离推动收入持续稳定增收;户内到庭院的规划整治,有效提升家风文明水平,打造一批“庭院整洁、家居优美、家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和谐美好农牧民家庭

2.建设内容

1)推动开展增收行动。注重区别不同类型农牧户拓宽持续稳定增收渠道,加大产业就业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持和技能培训,推动将农牧民特别是脱贫人口牢牢吸附到产业链和务工就业链上,实现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稳定增加,确保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并高于上年度,且高于普通农户30%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将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纳尽纳。(责任单位:市农牧局、人社局、科技局、民政局、乡村振兴局各负其责,各旗县区)

2)强化庭院经济培育集中做大做强特色庭院经济产品,提升庭院经济组织化程度和产业规模,并大力发展果树庭院经济建设,在房前屋后利用空闲小地块,见缝插绿,提高庭院绿化率,并引导养殖类庭院经济户做到人畜分离,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做好农牧民庭院经济发展和经营模式培训指导工作注重龙头带动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乡贤和致富带头人领办企业带动嘎查村庭院经济发展。(责任单位:市农牧局、乡村振兴局、林草局各负其责,各旗县区)

3)推动庭院室内环境建设。庭院整体布局合理、美观舒适,无有碍观瞻构筑物,无违法搭建物。庭院内生产区、生活区和公共服务区要有界限,人畜要实现分离,人行过道要硬化。有效利用庭院空间(房前屋后)种树栽花开展绿化,垃圾自觉入箱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房内、房屋周边没有积存垃圾,卫生死角,完成户厕改造,并正常使用。室内环境干净卫生居住环境整洁卫生、清新舒适。厨卫、洗涤等生活污水合理排放,不乱倒乱泼。物件整齐规整。门前屋外各类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农用物资等物品分门归类、摆放有序、物件入柜,无杂物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乱晾晒、乱悬挂、乱停放等现象。(责任单位:各旗县区)    

4)推进文明家风建设。引领构建和睦家庭关系。实现家庭成员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感情深厚、亲情陪伴;长幼有序、孝老爱亲、传承孝道;夫妻忠诚恩爱、包容接纳、责任共担,亲属之间友善和睦。引领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实现邻里之间友善和睦、守望相助,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做好文明家风的培育和传承。培育爱国守法、遵德守礼、敬业诚信、勤劳致富、讲究卫生、绿色节俭的良好风尚,积极参与“三控三防”(控烟、控酒、控盐、防毒、防赌、防邪教)活动。(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各旗县区)    示范标准

力争将“十强镇、百强村、千强户”示范创建活动,打造成为黄河流域乡村振兴样板区的典型、亮点、名片。

(一)“十强镇、百强村示范创建实现六个方面的示范。

1.建防贫强村强镇示范有底线“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持续提升,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健全识别和帮扶不漏一户一人,应识尽识、应帮尽帮,规范退出,没有规模性返贫现象发生。(牵头单位:市乡村振兴局)

2.建产业强村(经济)强镇示范有实力乡村经济活跃、乡村产业特色明显建设有特色鲜明的帮扶产业园,镇村有明确的主导产业,实现一村一品,所辖嘎查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紧密,农牧民收益逐年增加。(牵头单位:市农牧局)

3.建生态强村强镇示范有颜值。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行动有效,厕所革命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整洁干净,适宜绿化的地段全部绿化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和污水处置体系健全,畜禽粪便实现无害化处理。(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农牧局、林草局、乡村振兴局)

4.建文化强村强镇示范有灵魂。农牧区文化多层次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各类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局)

5.建人才强村强镇示范有动力。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建立健全,人才资源集聚,大学生、返乡能人、本土专家、驻村干部等作用持续发挥。(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

6.建组织强村强镇示范有头雁。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扎实开展好苏木乡镇党委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和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含驻村干部)比武争星活动,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放大头雁效应,实现基层党组织作风优良,组织带动能力强,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活力。(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二)“千强户”分类实现庭院整洁示范户、家居优美示范户、家风文明示范户、生活富裕示范户及其他类型示范户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各旗县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有效衔接“十强镇、百强村、千强户”示范创建活动由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全面负责示范创建活动的统筹协调、实施指导、监督检查、总结推广。市直行业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已经制定的相关创建方案,进一步细化“十强镇、百强村、千强户”示范标准,组织开展防贫强村强镇产业强村强镇生态强村强镇文化强村强镇人才强村强镇组织强村强镇”创建、推荐、评选等工作;各旗县区党委政府是具体实施主体,逐村逐镇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创建任务,及时推广先进典型,推动示范创建活动走深走实,并负责组织开展庭院整洁示范户、家居优美示范户、家风文明示范户、生活富裕示范户评选工作,配合行业部门组织的其他示范户创建工作。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推荐、评选结果,予以公布命名。

(二)加强财政资金支持。旗县区各部门要加大有效衔接“十强镇、百强村、千强户”示范创建活动的投入力度,强化各类涉农涉牧资金、整合资金、专项衔接资金、社会资本、债券资金和金融资本等资金保障重点安排在示范镇、村,避免资金支持“撒胡椒面”各地各部门用好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及各类资金,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方面,对纳入示范镇村给予倾斜支持,形成政策资金合力。    

(三)加强金融保险支持。在持续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的基础上,引导支持全市金融保险机构加大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建立绿色通道优先支持符合特色标准且能够带动农牧户增收的农牧业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

(四)加强用地保障支持。各旗县区在编制旗县、苏木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庄规划过程中,可预留不超过5%建设用地机动规模,为农牧民住房、农村牧区公共公益设施、零星分散的农村牧区文旅设施、新产业新业态项目发展保障用地需求    

(五)突出项目带动。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切实以项目为抓手,为各示范点建设策划生成一批有规模、有特色、上档次的项目,并落地建设

        (六)强化督促考评。切实加强创建活动的监督检查,建立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实行“一季一调度、一年一考评”制度,并将考核结果计入旗县区乡村振兴考评成绩,成绩排名靠前的,在财政资金分配、项目安排和干部激励使用上给予倾斜。    

       (七)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主流宣传优势,总结宣传推广“十、百、千示范创建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讲好巴彦淖尔乡村振兴故事,在打造黄河流域乡村振兴样板区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