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引进来 增收脱贫有出路

来源:磴口县扶贫办      发布时间:2019-07-05     阅读次数:1194次

“得赶紧把滴灌管安好浇地,企业着急育苗呢!” 一 个 脸庞暗红、身材中等的男子说道。

近日,笔者来到磴口县渡口镇东地村时看到,路边矗立着一座座排列整齐的钢架大棚,一群人在大棚边忙碌着。同行的渡口镇副镇长刘纪芳介绍说,正在安排工作的那人就是东地村党支部书记胡明亮。

图片1.png 

  一台小型挖掘机正在大棚边挖土。胡明亮说:“我们早上七点就出来了,村主任陈小军领上人安装滴灌管道,我协调挖土机工作,会计领人修整预埋管道的土沟。”

  “你们分工挺明确。”刘纪芳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前的事儿都挺急的。”胡明亮说,新建起的56个大棚已经通过公开招标租赁给内蒙古河朔钙果有限公司,现在大棚的地面都已经平整好,就等着育苗。“到时候,村民就能来大棚里打工、学技术,贫困户稳定脱贫也不愁了。”

  图片2.png

    东地村有耕地7177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38户50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98人。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葵花、玉米,从事农业劳动的村民都在45岁以上,45岁以下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劳动力不足,村里的扶贫方式一直比较单一。

  2018年,东地村村委班子在镇里的指导帮助下向上级争取了产业化扶贫项目。项目占地150亩,共建起56个钢架大棚,通过大棚带土地出租,租赁费2400元,去除土地流转费每亩700元,贫困户按照51%分红,村集体收益49%。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帮助东地村的贫困户,还能帮助南滩村和城西村的贫困户,贫困户每人每年分红1000元。

  为了推动项目顺利实施,东地村村委班子从2018年9月份开始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村民白天下地劳动,他们便晚上去找村民。这样忙碌了两个月,土地流转面积终于确定下来。

  接下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东地村村委班子又遇到难题:建设钢架大棚需要安装各种设备,费用太高,项目投资不够,怎么办?

    办法总比困难多!村支书胡明亮从家里拉来电焊枪,自己焊接机电井口;村主任陈小军和其他村干部一起接通大棚里的用电;采购材料时,几个人到周边旗县的经销点,货比三家,尽量讲价压缩成本。说起这些,渡口镇副镇长刘纪芳感叹道:“东地村村委班子就是敢想敢干!”

当笔者和村主任陈小军聊到现在村民对这个项目的积极性时,在一旁安装滴灌管道的村民高胜利忍不住发声了:“大家都盼着早点儿开始生产!我一个冬天已经在工程上挣了5000块钱工资!”

陈小军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雇的劳动力都是本村的村民,先后有二三十人次参与项目建设,总共支出30万元的工资,有的村民从2018年11月份干到现在已经挣了12000块钱。

  “大家一起用劲儿,一、二,好!进去了!”看着高胜利、陈小军一群人齐心协力一节一节地安装滴灌主管道,笔者想到:这样团结的村委班子一定能带领村民顺利脱贫。